一副健全美觀的齒列對於人給人的第一印象相當重要,牙齒更是我們攝取健康的第一道關卡,若是有了缺牙的困擾,長時間不僅會造成飲食狀況不佳、身體同步也跟著亮起紅燈,沒有良好的飲食,如何能維持良好的身體機能呢?目前大多患者會利用活動假牙、牙橋、植牙三種方式進行重建,隨著科技的進步選擇植牙的患者也越來越多,到底植牙是什麼呢?會不會我不適合植牙呢?如果是第一次植牙,在療程前先好好看一看舒緩一下恐懼。
人工植牙是利用翻瓣手術的方式,將鈦金屬植體置入缺牙處的齒槽骨內,若醫師評估牙周不穩固時會先做牙周病治療並完成齒槽骨手術,植體植入後待齒槽骨與人工植體完成緊密骨整合,將假牙牙冠安裝於植體上植牙手術就告一段落了。若牙周狀況不佳,醫師貿然進行植牙手術,植牙的使用年限與耐用度都較差,因此會先將骨粉置入刺激骨質再生,等待骨密度達到標準,牙周厚度也較足夠時就能支撐起植體,避免植牙後搖晃而不穩固。
大部分的患者都可以進行植牙手術,但若有以下狀況時建議先與牙醫師仔細說明自身狀況:
一、慢性病患者身體狀況未穩定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狀況不佳、嚴重骨植骨質疏鬆症、心臟病或服用凝血相關藥物,都需要先由原本的醫師評估是否有控制病情,由醫師專業評估確認病情妥善控制後,方可進行植牙手術。
二、不良的口腔習慣:咬筆、咬筷子、夜間磨牙等不佳的口腔習慣容易造成植體在骨整合的過程中受到外力影響,可能發生位移或者牙冠的損壞,都是影響人工植牙的成功率。
上述條件多少都會影響著植牙最後的成效,因此尋找有豐富閱歷的醫師就是件重要的大事了。與醫師的術前討論是關鍵的一刻,要讓醫師詳細的了解患者身體有哪些疾病、使用的藥物有哪些等,以此來判斷患者的狀況是否適合進行植牙手術。在確認能執行著植牙手術後,醫師會接著評估患者的口腔狀況,包含齒槽骨的骨質密度以及該從哪個位置進行手術等,植牙手術很注重「精準」二字,鑽洞、修磨差一點點都有可能造成植體不穩定,醫師評估現有狀況置入植體,過程需詳細至植體的長度、植體的植入角度等,每個評估的過程都需要非常精確、精準,一點閃失都不能出現,否則很容易傷及鼻竇、下顎神經,因此植牙手術非常仰賴醫師的過往經驗,如何找到一個好醫師也成了患者首要重點。
植牙能改善活動假牙穩定性不夠、異物感等缺點,也能讓患者擁患者擁有高擬真的外觀,功能上也能接近自然牙的咬合力,對於相鄰的自然牙也能減損健康齒質的修磨,較優於活動假牙與牙橋。植牙的術前注意事項並不繁雜,只需要配合醫師的每個步驟,醫師的每個問題據實以告,相信在植牙的過程中就能順順利利的,手術後就能重獲健康的口腔環境。